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调研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概念,自提出以来,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多次得到聚焦与深入阐释。要通过对新质生产力概念以及形成逻辑科学认识,找到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从而为乡村产业振兴和中国式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科学认识新质生产力及其形成逻辑
认识新质生产力必须着眼高质量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推动力、支撑力。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当前,如何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引领技术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的关键。
认识新质生产力必须认识生产力形成与发展的内在逻辑。技术水平及其进步是决定生产力水平与发展的关键,而技术水平及其进步又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的需求;二是技术进步赖以实现的生产关系适配性,即与技术进步相关联的生产要素配置方式和社会关系对技术进步的适配性。因此,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逻辑可以表达为:新的市场需求催生新技术,新技术带动新的生产要素与之适配,从而诞生新质生产力,进而形成新产业与新业态,实现高质量发展。
认识新质生产力必须认识新质生产力的两种质态与特征。其一是以关键性或颠覆性技术的突破和应用而形成的新质生产力质态,其主要特征是科技创新起主导作用,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其主要效能是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关键问题,突破相关领域的发展短板、瓶颈和“卡脖子”等问题。另一种是以新要素,特指有别于土地、劳动、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但具有赋能效用的要素,如技术、数字、文化、生态、制度、品牌等新要素,在赋能基础上形成全要素优化组合式的新质生产力质态,其主要特征是集成创新起主导作用,具有赋能性强、互补性强、包容性强的特征,其主要效能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改造与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这种质态的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发展对于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更为普遍的意义。
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的关键
农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合一的产业,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形成既要重视颠覆性、前沿性技术创新突破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又要重视农业全要素优化配置、集成创新的新质生产力发展。现实中,我国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要建立适应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双链耦合”科技体系、新型的生产关系以及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推进方略。
建立适应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双链耦合”科技体系。科技是新质生产力形成与发展的核心关键。以现代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浪潮正在席卷全球,并成为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技术源泉和动力所在。以全产业链与多功能发展的农业为例,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科技链与产业链的有效衔接。这个科技链不仅仅是指科技的产业链,而且还包括产业的科技链,是双链耦合的科技链。
科技产业链将科技作为产业,是指科技研发、推广和应用的科技产业链,也可称为科技的“产学研用”链或体系。产业科技链是指全产业链中的科技链,这是实践中比较容易忽视的问题,即全产业链中科技链的建构问题,或者说是产业链中各种科技之间能否相互匹配的问题。以农业产业链的科技链为视角,我们不仅要重视单项科技链,如种子技术的研发、推广与应用这一链的建构,还要重视农业产业链中不同类型科技与科技链的建构,如既要重视品种技术,还要重视栽培技术、收获技术以及加工与保鲜等技术在农业产业链中的有效衔接与相互配套,以实现上述两种科技链的双链耦合,形成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构建适应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生产关系。在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同时,重点是建立与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配的体制机制与社会关系。建立有利于农业新质生产力形成与发展的体制机制,应注重四个发力点。一是以政府与市场、研发与应用、组织与制度等体制层面为发力点,促进数智农业、装配农业等前沿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形成;二是以新要素有效赋能、全要素优化组合、多主体利益等方面为发力点,为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和多功能发展做好配置;三是以资源生态的守护、产权、转化以及绿色发展的引导与共享等方面为发力点,推动农业绿色低碳高效发展;四是以粮食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政策体系等方面为发力点,促进我国粮食产业高水平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推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实践中,已有不少成功的探索经验。如浙江省从自身实际和发展阶段出发,循序渐进地探索了以“两山”理念为引领的绿色发展,以“千万工程”为抓手的乡村人居环境改善与提升,以数字化变革为标志的数字乡村建设和数字农业发展,以“农业双强”为特色的农业科技创新,以“新农人”培育行动为载体的高素质经营人才培育,和以三产融合为核心、以链条融合为抓手、以利益融合为基础的乡村产业结构变革等。这些探索无不蕴含着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无不呈现出新质生产力和新型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一个地区农业农村转型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发展新质生产力既要关注我国经济社会重点关键领域突破性发展的需要,又要对我国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发展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域落差和不平衡发展的状况予以关注。尤其是农业产业,区域差异性和不平衡性尤为明显,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必须从农业产业特性和区域农业差异性的实际出发,注重因地制宜,区分轻重缓急。一方面,新质生产力有其适宜发展的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紧密结合本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开展。有所选择、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作为、真正取得实效。也就是说,要从自身的资源禀赋条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农业比较优势和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条件出发,通过科学评估,确定新质生产力培育与发展的领域、重点和突破口。另一方面,要制定地区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与发展的行动计划,区分轻重缓急、突出重点、有序推进。当前,我国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点领域,一是现代种子种苗技术和产业的发展;二是农业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和有效应用;三是集约高效利用的现代机械装备和设施农业发展;四是农业全产业链和多功能发展中全要素优化组合的新产业和新业态的发展。
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要处理好三对关系
处理好新质生产力发展与小农发展的关系。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和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小农在中国具有长期性,农业新质生产力对小农是兼容还是排斥,值得关注。必须研究如何将小农引入、融入农业新质生产力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小农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从新质生产力的两种质态看,以颠覆性或前沿性技术驱动而成的新质生产力,难以兼容小农,但以全要素优化组合、集成创新而形成的新质生产力,如果在服务体系建构和产业功能发展上能体现更多的兼容性,小农就有可能融入新质生产力和现代农业。与此同时,小农自身能力与素养的提升,对于融入新质生产力和农业高质量的发展,也同样具有重要性。从政府层面讲,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和解决小农问题必须相同步,既要注重新质生产力对小农的兼容和带动,又要重视从社保制度、城镇化发展等路径,妥善解决小农的出路。
处理好新质生产力发展与传统产业的关系。传统产业与新质生产力不是对立关系,“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而是要带动传统产业。传统产业并非一定是落后产业,这对于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互交融、人类赖以生存、具有刚性需求的农业产业而言,农业的传统产业往往极具生命力。实践中,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实际上是农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关键是要用大食物观和统一大市场、双循环发展的理念,统筹农业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协调不同区域农业传统产业的比较优势、发展能力和市场潜力,处理好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和小农发展的关系,走农业土地、劳动、资本、技术、数字、生态、文化、制度、品牌等全要素优化组合、集成创新的新质生产力形成与发展路径,有效改造和提升农业传统产业,促进农业传统产业向市场化、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的农业产业转型。
处理好新质生产力发展与改革深化关系。“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这也是新质生产力形成与发展的关键。就农业领域而言,必须破除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束缚和障碍,重点是深化关键性的主体制度——农民与集体经济制度的市场化改革,使农村土地、农民和集体经济等主体能真正成为市场要素和主体。要消除农业产业发展中过多的非市场因素干扰,改变农业产业要素,尤其是土地流转价格偏高、农业经营效率偏低、投入与产出倒挂,农业增产不增效、农民增产不增收、政府贴补持续增高的扭曲现象,有效形成农业全要素优化配置和集成创新的新质生产力,为乡村产业振兴和中国式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作者黄祖辉系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教授;赵兴泉系原浙江省农业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
来源: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