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M9:穿越中国高端汽车“无人区”

长期以来,售价50万元以上的豪华汽车领域,一直是德系豪华车制造商的天下,高端市场对于国内汽车品牌而言,往往被视为难以逾越的高地。

然而,2024年刚刚过半,豪车市场格局已然“变天”。部分传统豪车或价格腰斩,或大幅优惠变相降价,甚至出现经销商集体发布声明的事件,可谓此一时,彼一时。

在传统豪车承压的另一面,国产品牌则呈现出另一幅光景。据最新数据显示,由华为和赛力斯联合打造的问界M9上市半年累计大定已经突破10万辆。而在刚刚过去的 5月,问界M9以15875辆的交付量,位居国内汽车市场50万以上不分车身形式、不分能源形式的豪车销量首位,“德系三强”紧随其后。

中国汽车品牌高端化好比“勇闯无人区”,在这个“无人区”中,既需要技术的持续创新作为源源不断的爆发力,又需要品质的不断升级作为耐力,问界M9已经“闯”了出来。

技术创新是爆发力

几个月前,在问界M9新车发布会上,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喊出了“重新定义智能汽车”“科技车皇”的口号,为了证明这不是一句空谈,问界M9几乎用上了华为全部的尖端技术,涵盖华为高阶智驾ADS 2.0、超维安全系统、华为途灵智能底盘、一体化压铸玄武车身等。

问界M9:穿越中国高端汽车“无人区”

(图为问界M9亮相发布会现场)

尔后,问界M9发布六个月以来,累计大定已超10万台,打破国内汽车市场豪华品牌车型销售记录,这意味着问界M9实打实的从50万级的豪车市场中“抢”走了10万名用户群体。

问界M9的一鸣惊人,背后是几十年技术厚积薄发的智慧。十年前,华为便大力投资汽车智能化和网联化技术,年研发费用超100亿元,直接研发人员达7000人。近年来,华为专注于智能驾驶,集结了5000名研发人员;同时在智能座舱、电动技术、车控系统和车载光学产品上也投入了大量人才,确保在智能化核心技术上保持领先。

可以说,华为将30多年ICT领域的积累经验赋能智能汽车领域,实现了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车控、智能网联“五大智能科技”自主可控,铸成了鸿蒙智行人无我有的技术护城河。

问界M9:穿越中国高端汽车“无人区”

(图为问界M9智能座舱)

据杰兰路于今年4月针对问界M9首批车主开展的新车用户画像调研,超过90%比例为家庭用车增、换购,豪华品牌增、换购占比达5成。其中,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成为促购的主要原因。

伴随着越来越没有品牌需求的用户群体登场,豪车的定义也在逐渐转变——这是一场从传统意义上尊贵与体面所带来的品牌溢价,变为以智驾、智能座舱等技术将品质与用户体验感拉满的需求转移。

由此看来,科技豪,才是真的豪,问界M9的成功也为当前的汽车市场指明了一条道路:必须拿出人无我有的科技硬实力,才能在激烈的汽车市场竞争中夺得定价权。

品质是持之以恒的耐力

正如余承东所说,智能电动汽车时代,行业竞争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体育比赛上半场重要,但是下半场更是关键。

如何打赢关键的下半场,意味着要去思考如何通过智能化持续为用户带来优质体验。

“不Care KPI,Care NPS”是余承东一直以来对企业内部管理的重点,在他看来,所有的技术、品质与服务,要真正给用户创造体验价值,提升用户的满意度,才是长期发展的核心。

一方面要用智能化技术持续创新拉高品质上限。即将于8月发布的鸿蒙智行享界S9便继承遵循这一逻辑。享界S9搭载最新华为途灵平台、最新鸿蒙座舱、首发华为ADS 3.0、轿车后排零重力座椅、轿车激光投影幕布及流媒体后视镜等华为全栈黑科技。届时,问界M9与享界S9将形成“双9”旗舰组合拳,发力中国豪华市场,助力鸿蒙智行进一步量价齐升,做到“发布即上市,上市即上量”。

另一方面,用整车可靠性充分验证把品质基础打牢。杰兰路的新车用户画像调研显示,用户购买问界M9同样考虑安全与舒适。在问界M9的整车测试阶段,采用华为自研自动化检测系统,包括模拟整车前500km激发识别功能隐患等。根据汽车之家新车质量报告,问界已连续两年获得新能源品牌质量排名第一。

问界M9:穿越中国高端汽车“无人区”

(图为问界M9于吐鲁番参加中汽中心夏季测试)

好的品质带来好的体验,好的体验带来好的口碑。目前,伴随知名演员于和伟的加入,以问界M9用户为主的“野生销售员”正在各社交平台口碑裂变式传播,进一步推动着问界M9销量的不断高涨。就这样,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闭环。

问界M9:穿越中国高端汽车“无人区”

(图为演员于和伟)

如同一场长跑,进入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座舱、AI大模型等创新技术接棒的下半场,更要寻找一套这样的良性循环之道。在华为赋能下,以问界为代表的智能化品牌正带动着汽车的附加值和竞争力的提升,突破着中国汽车品牌高端化的广阔空间。

大观网-36氪的头像大观网-36氪
上一篇 2024 年 6 月 26 日
下一篇 2024 年 6 月 26 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