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到2027年,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将全链条提升国际竞争优势,特别强调重点布局储能用固态电池等先进储能型锂电池产品。在此背景下,重庆太蓝新能源有限公司与南都电源签署固态电池战略合作协议,引起行业广泛关注。
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依托各自在技术研发上的优势,通过重点项目合作,共同推进固态电池在储能领域及民用领域的规模化应用。这一合作,不仅展示了固态电池在储能领域的优势和可行性,更为其在电网侧、电源侧和用户侧等储能市场的广泛应用开辟了新路径。
储能行业要提升自身价值,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是必由之路。太蓝新能源与南都电源的合作,正是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的一次生动实践。太蓝新能源提出的“减材制造”理念及其固态电池技术体系的“4321”路线,为固态电池的量产进程提供了清晰的规划和时间表。从半固态电池到全固态电池,再到最终只留下正极的极致追求,太蓝新能源坚定走上技术创新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太蓝新能源在技术创新上的成果已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24年11月,太蓝新能源联合长安汽车发布了无隔膜固态锂电池技术,与头部车企的达成业务合作,证明了其固态电池技术的可落地性。此次与南都电源的合作,更是太蓝新能源在探索固态电池多元应用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双方的技术互补,不仅有助于推进固态电池技术的创新和突破,还能推动固态电池产业生态的融合与升级。
此次合作,对太蓝新能源在储能领域的竞争力提升具有深远意义。结合太蓝新能源的固态电池技术,可以开发出具有更安全可靠的储能电池产品,满足市场对高性能储能产品的迫切需求。一旦固态电池实现以不提升综合成本的方式应用于储能领域,便能契合大规模储能在成本效益与安全可靠性上的双重诉求。如此一来,它会迅速收获市场的高度认可与青睐,在储能项目里大规模铺开,推动固态电池关键技术应用迎来全面爆发的黄金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