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通股份新任董事长隋永峰:围绕港口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引入耐心资本优化股东结构

在波诡云谲的资本市场,恒通股份(SH603223)正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自南山集团入主恒通股份四年来,通过一系列的资本运作,其对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不断增厚,这一战略举措无疑加大了实控人对公司的掌控力度。

然而,市场总是充满变数。2022年8月,恒通股份股价触及新高后,遭遇了下行压力,进入了一段调整期。面对这一挑战,南山集团并未袖手旁观,而是积极推出要约收购计划,旨在改变市场对恒通股份“价值被严重低估”的看法。

在这一关键时刻,恒通股份的管理层也迎来了重要变动:公司“元老”级别的员工离开了他们的岗位,取而代之的是拥有“南山系”背景的新鲜血液。

近日,来自南山集团的隋永峰,正式当选恒通股份新任董事长。在这位“80”后新任董事长的带领下,恒通股份的航向如何调整?

面对资本市场的期待与行业的周期性挑战,隋永峰展现出了清晰的思路:以港口为支点巩固基本盘,以LNG转型打开成长空间,以资本运作优化资源配置。正如他在采访中所言:“恒通的每一步都必须稳健而有目的。我们要做时间的朋友,用业绩证明价值。”

战略核心:以港口为支点,撬动业绩增长新动能

作为南山集团在资本市场的重要布局,恒通股份正从传统的道路运输企业逐步转变为综合性港口服务商,其核心资产山东裕龙港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裕龙港务”)的投产,成为公司 2024年业绩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从财务数据来看,这一调整成效显著。2024年全年,恒通股份LNG业务收入同比大幅下降58.18%,但港口业务却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收入同比增长120.26%,占总收入的比重提升至 10.87%,毛利率更是高达58.81%,成为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

作为裕龙石化产业园的配套港口,裕龙港务的战略地位至关重要。隋永峰强调,裕龙港务具有 “垄断性的区位优势”。他解释道:“园区内所有企业的原材料和产品进出口都须通过裕龙港务。随着园区内相关产业的逐步增加,港口的吞吐量将不断释放。”

按照《烟台港龙口港区总体规划方案调整(烟台市人民政府 2020 年 9 月)》的方案,烟台港龙口港区南作业区是为山东裕龙石化产业园区的建设及运营配套建设的综合性港区,裕龙港务作为该港区的建设及运营主体,相对其他港口企业具备绝对区位及货源优势。

在隋永峰看来,裕龙港务的区位优势无可替代。园区内企业原材料和产品运输高度依赖港口,而裕龙港务作为唯一配套码头,具备天然的排他性。这种“半垄断”属性不仅保障了业务稳定性,也为未来拓展增值服务(如物流、仓储、贸易)奠定了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山东裕龙石化产业园区核心企业已于2024年9月份投产,恒通股份经营的港口设施已正式开始为园区内核心企业提供港口服务。

“裕龙港务一期7个泊位已陆续投入运营,主要为园区内企业提供原油、化工品等货物的装卸仓储服务。根据测算,仅四季度便贡献利润约2000万-3000万元。”隋永峰表示,随着园区内企业产能逐步释放,港口业务将成为公司盈利的重要支柱。

“恒通股份的战略转型并非一时之举,而是基于对行业趋势的长期研判。”隋永峰表示,过去四年,南山集团通过持续增持与资本运作,已将恒通打造为旗下重要的产业平台。当前,山东裕龙石化产业园区的建设进入关键期,作为园区配套的裕龙港务,其战略价值愈发凸显。

破局之道:LNG业务轻装上阵,向产业链纵深延伸

从2024年财务数据来看,港口业务板块将在恒通股份挑起大梁,但LNG仍为公司核心板块。

隋永峰表示,2024 年公司对LNG业务进行了重大战略调整,并将运贸一体业务模式转变为承运业务,实现了收入结构的优化。这一决策是基于对行业周期的精准判断。

在2015年登陆A股以来,恒通股份的传统强项是LNG贸易与运输,但近年行业波动剧烈。比如,2024年国际LNG市场受供需及地缘政治因素影响,整体波动稳定,但存在阶段性走高情况。

然而,主要以贸易形式展开的这一板块,在利润率上却不太好挖潜。在2024年财报中,恒通股份提到:公司LNG业务进行战略调整,实行轻资产运营模式,处置约三分之一LNG车辆。同时,对LNG运贸业务进行结构调整,大幅减少运贸一体业务,向承运业务转变,直接影响营业收入减少。

在隋永峰看来,LNG行业正处于周期底部,价格波动与需求疲软对贸易环节挤压明显。我们测算,运贸一体业务的毛利率不足5%,而纯承运模式可通过规模化降本增效,提升综合毛利率。2024年公司处置了约三分之一的LNG车辆,正是为了优化资产结构,聚焦高附加值环节。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传统强项,LNG贸易与运输一直是恒通股份的强项,但公司为何选择收缩运贸业务,转向承运模式?

“国际LNG价格波动巨大,国内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贸易业务面临的风险与收益严重失衡。”在隋永峰看来,LNG业务虽有收入但利润较低,面对大宗商品市场波动大的情况,公司试图通过转型来减轻亏损压力,比如从贸易转向承运业务。

在2024年财报中,恒通股份表示,公司LNG业务发展将不断向上游和下游延伸,上游与国内头部企业合作,积极探索国际采购及联合采购,与更多的资源方达成深度合作,掌握上游资源,全面提升资源竞争力;下游选择资源需求集中区,做运营型项目下沉,增加终端用户数量及质量,提升区域市场占有率。

隋永峰表示:我们正通过“资源锁定+终端下沉”双轮驱动。上游寻求稳定气源;下游加速拓展工业用户,目前在山东、江苏等地已布局20余个终端加注站。

面对资本市场的期待与行业的周期性挑战,隋永峰展现出了清晰的思路:以港口为支点巩固基本盘,以LNG转型打开成长空间,以资本运作优化资源配置。

资本棋局:优化股东结构,激活长期价值

除了对业务的调整稳定基本盘外,作为一家A股上市公司,如何提升二级市场的投资价值,则是隋永峰上任伊始必须考虑的问题。

从当前的市值和股价来看,恒通股份的表现与2021年下半年、2022年上半年确实存在不小的差距。在2024年8月份要约收购时,南山集团方面提到,受市场因素影响,目前恒通股份的价值被严重低估。

为什么会提到“严重”二字?隋永峰表示,这主要是因为公司的基本面与市场表现之间存在较大的脱节。他指出,恒通股份的业务结构和市场前景并未在股价中得到充分体现,这也是南山集团连续推出要约收购计划的原因之一。

实际上,近年来,南山集团被形容为“持续抄底恒通股份”,其做法包括1.4亿元增持公司股份,2024年8月还要花3亿元收购股份。不过,后面这次收购有点戏剧性,预计的3.11亿元仅花出去6600余万元,遭遇股东“惜售”。该次要约收购完成后,南山集团共计持有恒通股份41.30%股份,与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48.79%股权。

隋永峰指出:“当前市值未能反映港口业务的潜在价值。我们正通过引入长期资本、优化股东结构,推动市场重新评估公司定位。”

值得注意的是,南山集团2024年8月的要约收购,一度被市场解读为“价值重估信号”。

对于未来在资本运作方面有何规划,隋永峰表示,引入“耐心资本”是优化股东结构的关键。我们欢迎长期战略投资者,而非短期套利资金。南山集团近期增持及要约收购已释放明确信号:当前股价被低估,未来将坚定持有并适时增持。

针对市场对公司估值偏低的质疑,隋永峰表示大股东南山集团通过多次增持及要约收购,累计耗资超 3 亿元,持股比例达 41.3%。

不过,市场担忧南山集团持股比例过高可能影响治理结构。在隋永峰看来,南山集团作为控股股东,始终以产业协同为导向。未来,我们不排除通过并购整合进一步延伸产业链,但会严格遵循市场化原则,确保中小股东利益。

面对资本市场的期待与行业的周期性挑战,隋永峰展现出了清晰的思路:以港口为支点巩固基本盘,以LNG转型打开成长空间,以资本运作优化资源配置。正如他在采访中所言:“恒通的每一步都必须稳健而有目的。我们要做时间的朋友,用业绩证明价值。”

大观网-36氪的头像大观网-36氪
Previous 2天前
Next 1天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