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体制机制,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大力推进制度创新,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完善产业治理体系,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强大动力支撑。

完善体制机制,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是要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图为2024年2月29日,在哈电集团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的高压电机数字化装配车间,工作人员在查看数字化设备运行情况。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摄

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新质生产力发展动力活力。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推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完善中小企业发展支持政策,健全防范化解拖欠企业账款长效机制,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良好环境。推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高效公平配置。加快培育发展数据要素市场,加强数据确权、交易、跨境传输等基础制度建设,规范数据采集、处理等行为,培育数据产业经营主体,构建产业发展良好生态,推动数据价值挖掘与创造,更好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提升产业治理现代化水平。更好发挥战略、规划、政策、标准引导作用,推进产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有力保障。发挥规划战略导向作用,健全规划实施机制,强化政策协同,抓好工业和信息化“十四五”规划落实,合理引导市场预期和经营主体行为。完善产业政策体系,优化产业政策实施方式,强化发展实体经济的政策导向,推进产业政策与财税、金融、科技、贸易、环保等政策协同,加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提升政策整体效能。推动优化财税支持政策。落实关于深化制造业金融服务、助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通知要求,深化产融合作,扩大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引导和鼓励更多金融资源支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完善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法律制度体系。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提升我国标准的国际化水平。创新管理和服务方式,健全政府部门与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增强政策措施针对性有效性。

加强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人是新质生产力生成与发展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最具决定性的因素。人才是第一资源。大力加强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以锻造重点人才队伍为主攻方向,以实施重大人才项目计划为抓手,全方位培养、引进和用好人才,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的热情与活力。依靠人才发展项目、依托项目培养人才,培养造就一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深入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知识更新工程,组织开展卓越工程师薪火计划、制造业人才支持计划,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和更多高技能人才。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营造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良好氛围。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对外开放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扩大工业和信息化领域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用好全球创新要素资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开展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落实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强化重点外资项目服务保障,引导外资更多投向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领域和中西部、东北地区。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产业优势互补合作,持续推进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建设,推动构筑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详见:金壮龙文章《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

  (策划:侯亚景 审核:吴强 监制:王兆斌)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0)
大观网-36氪的头像大观网-36氪
上一篇 2024 年 6 月 12 日 下午5:03
下一篇 2024 年 6 月 12 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