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L DM-i除了续航,还有哪些技术话题?

我看最近好多媒体去测试秦L DM-i,目的是证明第五代DM-i超级混动的续航到底有多牛,其实从我个人来讲,我并不关心这辆车真正能开多远,因为只要技术达到类似的程度,各家都大差不差,你可能多100公里,而其他家比你少点,但不多,毕竟大家带的油箱都不小,大家都是60大几升的样子。

秦L DM-i除了续航,还有哪些技术话题?

其实老王更关心这个新型的混动的技术领域。我举出几个比亚迪目前行业中较有创新的点,其中第一个点就是驱动的集成化带来了紧凑布局,我们从普通用户视角来带入,凭什么一辆车可以做到节能?无非就是吃的少、跑的多,那么在驱动总成角度就需要适当「做减法」,包袱要轻,比如这回的专用刀片电池,功率和能量密度都略有提升。通过成组效率优化,电池能量密度比上代提升15.9%。阻抗变低、放电倍率还提升到了16C,回馈功率达5C。这些数据具体是如何达成的,这里面的故事可多了。

秦L DM-i除了续航,还有哪些技术话题?

另外,我们代入行业视角来看,动力领域老王也是研究了一些年,我发现很多时候做混动不光要看内燃机单机实力,还需要结合对电机的定义能力,有的企业,发动机造的也是国内公认的好,但电机不是自己设计的,很多参数要想动,需要跨过内部和外部乙方设置的层层阻碍,最终很多时候在定义层面就受到制约,比亚迪目前来看自己定义能力相对够强,发动机标定的参数,电机部门不会给他们使绊子,壳体和离合器部门在面对设计瓶颈的时候,各部门团队能以动力流和系统总把控leader的招呼下,大家一起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讲话,内部山头主义的现象并不普遍,能够针对客观事实进行推进,这据我所知并不是国内所有车企都能做到的。

秦L DM-i除了续航,还有哪些技术话题?

最后一点,也是到时候最想和大家分享的,就是芯片集成能力,包括VCU+驱动+发电+升压DC+两套旋变解码,是如何集成的,这一点对于通讯路径的缩短和效率的提升尤为重要。

大家对秦L DM-i还有什么想法,后续我们找机会分享。
秦L DM-i除了续航,还有哪些技术话题?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0)
大观网-36氪的头像大观网-36氪
上一篇 2024 年 6 月 15 日 下午8:20
下一篇 2024 年 6 月 15 日 下午8:37

相关推荐